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本院新闻
野生猕猴桃倍性鉴定取得进展
作者: [张文慧 李学宏]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1498]  更新时间:[2018-07-13]

  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是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猕猴桃品种主要通过中华、美味类猕猴桃选育而来,遗传背景比较单一,制约了诸多性状的进一步改良。而其它种类猕猴桃很多具有优良的特异性状,通过种间杂交的方式获得优质抗病品种成为一种有效手段。然而不同倍性之间选配不当会出现杂交失败、后代不育等现象。因此倍性鉴定是猕猴桃常规育种亲本选择的前提条件之一。

  安康市农科所果蔬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猕猴桃野生资源的收集、野生资源的改良、新品种选育以及新品种示范等工作。日前,中心科技人员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合作对所内野生资源展开研究,从现有的200份野生资源中甄选70份特点鲜明、性状优异的材料进行了染色体倍性鉴定,其中2倍体材料有23份,4倍体材料有7份,6倍体材料有33份,5倍体材料有5份,8倍体材料有2份。该研究结果为利用这些猕猴桃资源进行种间杂交培育新品种,或为其系统发育、细胞遗传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资料,丰富了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数据库,为进一步推动这些猕猴桃种类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