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20多种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已研发成功
作者: []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 ]  点击数:[3180]  更新时间:[2015-10-25]

第一代含薯粉40%的马铃薯主粮化产品试验成功。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的实验室里看到,最新研制出来的一体仿生擀面机集合了马铃薯全粉的和面、压面、切面等一系列工序,只要按下启动键,无需多久,含薯粉达到35%以上的马铃薯面条,就被生产了出来。这台机器,每小时生产的马铃薯粉面条,可以供应300个人用餐,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家庭面馆式的微小企业的运营。张泓(中国农科院加工所研究员)告诉记者,由于之前我国马铃薯加工技术几乎照搬国外洋餐的套路,只能加工成薯片薯条等休闲食品,缺乏适合我国居民膳食习惯的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加工技术工艺与配套装备,而一般的面条加工设备完全不适合马铃薯专用,因此只有依靠自主研发。

在马铃薯主粮化的课题中,张泓主要负责马铃薯面条和米粉的加工技术及装备研发。另一名研究员木泰华则负责研发马铃薯面包和馒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率领各自的团队,从无数个马铃薯品种中筛选出适宜于加工的品种,并将马铃薯粉与小麦粉和大米结合在一起,通过改进工艺和装备,最终实现马铃薯馒头、面包中马铃薯全粉配比达到40%以上,面条中全粉配比达到35%以上,米粉中全粉配比达到50%要实现百分之百都用马铃薯粉来和面,目前还不太可能。从20%50%,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争取让能马铃薯粉在主粮的配比含量达到50%以上。张泓说。

伴随着马铃薯主粮化加工技术的突破和装备研发的成功,各种各样的马铃薯主粮化的产品也相继问世。除了传统的马铃薯面包、面条、米粉和馒头,各种口味的马铃薯冲调羹、马铃薯蛋糕等20多种休闲健康食品也被加工所的专家开发了出来。通过中试生产试验,目前初步实现企业标准的规模化生产,马铃薯挂面细面、宽面出成率均达到80%以上,生产能力每小时可达1吨。而研发出来的马铃薯馒头自发粉、马铃薯面条复配粉等系列产品,更是让老百姓在家也可以随时制作马铃薯馒头、面条。

可以预见,随着加工工艺的成熟,随着这些技术和装备被企业应用和完成市场化开发,不用多久,我们老百姓就能在超市里随时买到各种各样的马铃薯主粮化的产品了。戴小枫(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对此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