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日前,国家扶贫网站发布公告,安康市农科所《异地扶贫显真情、科技交流结硕果》的创新事迹,被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扶贫创新案例评选中,被评选为全国100个社会扶贫创新经典案例之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坚持和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总结和探索社会扶贫机制创新的新经验、新做法,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2012年开展“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广泛征集有关社会扶贫创新案例。主要针对近年来在党政机关定点帮扶、东西扶贫协作、企业参与扶贫和社会公益组织扶贫等方面,贫困地区或贫困人群所出现的社会扶贫成功案例和创新实践。并要求具有真实性即选送的案例所提供的基本案情需来源于实际工作,内容真实有效,评述公正客观;创新性即选送的案例要针对社会扶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性质;实效性即选送的案例应对社会扶贫工作具有明显的推进和启示,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受益群体的认同;典型性即选送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地区、单位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国务院扶贫办将对入选案例:
(一)在国务院扶贫办网站和中国外资扶贫网开设“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专栏,进行创新典型案例交流和展示。
(二)建立社会扶贫创新案例资料库,将典型案例作为有关干部教育培训的参考教材。
(三)编印出版《社会扶贫创新经典案例》。
(四)评选社会扶贫创新优秀案例,通过论坛和工作会议对入选案例进行表彰。
(五)遴选出的优秀案例由主办单位通过相关内刊报送有关部门和领导参阅,推荐有关媒体对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和陕西省安康市采取东西合作、异地扶贫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安康市农科所作为两地援助扶贫协作项目承担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特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两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常州市政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市农科所结合自身业务,开展了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技术培训,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重点在全市进行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推广”和“优质粳稻引种试验示范推广”这两项示范推广工作,解决了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迅速转化的难题,为安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创了安康市与常州市异地扶贫的新局面。总访问量人次
技术支持:安康德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5-3616584 地址:安康市汉滨区恒口大道1号 邮编:725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5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