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本院新闻
安康市农科所组织科研人员参加2011陕西省基层农技员省级粮油师资班培训
作者: [解松峰]  文章来源: [玉米课题]  点击数:[2305]  更新时间:[2011-12-06]

20111128-12月4安康市农科所组织科研人员参加在省农业干部学校举办的基层农技员粮油师资班,在安康市农业局统一部署下,安康农业系统共有三十余奔赴泾阳县永乐镇北参加培训,课程安排分别为中国及陕西小杂粮栽培及利用陕西主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玉米品种及旱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油料作物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高素质团队训练等,行业专家教授们做深入细致、权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讲解学员们一致表示本次粮油师资班将会对地方粮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作为学员之一对于这次培训有着较为深切的感触,一方面感受到农业理论的先行对农业实践的推动作用。粮油作物育种与栽培理论等创新的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于现代农业信息源的收集、利用,更重要的是对粮油生产中遇到问题的反馈,和对问题的解决,安康农业在粮油、果蔬、农特产品、地方特色等各方面研究都要在实际基础上寻找突破口,寻找独创性的自主开发,各种实用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信息及新知识等,这就需要理论创新。粮油师资班的培训是对今后安康农业理论创新的润滑剂,将会在自由的地方农业理论土壤上开出创新之花。

另一方面,认识到地方农业行业标准对促进农业标准化种植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发挥相关职能部门职能作用,制定粮油等产业安康地方标准,借以推动安康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扩展,提高农民讲标准、用标准的意识,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种植及生产,加快农业向优势模式转变。

再一方面,抓住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对粮油经济作物的重要性。地方粮油经济的发展仅依靠传统小农经济显然行不通。这在于对粮油农业生产中出现问题切实的把握,农产品产量的过度增加必然会在一轮周期后迎来实际价格的下降,数以千计的小农经济无法与大规模市场经济对接,这与小农经济成本过高也有很大关系,如何创建农民自己的协会组织,将小农经济转化为标准化生产的农庄式经济才是问题关键。

最后深切感受到合作与交流将是大势所趋。这次农技人员培训与知识更新工程,对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实行农技推广模式转变起到一定作用。一个部门力量毕竟有限,联合协作制度的建立也会很快促进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科研技术人员交流,进一步巩固农业发展新成果。

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全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现代农业发展的未来,对于梳理自身知识,提高业务素质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安康农业经济的腾飞需要每个人行动起来,什么时候农民地位提高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繁荣了,对农产品歧视减少了,农业发展也就会搞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