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聚力打造安康富硒茶产业新质生产力高地,10月15日,由安康市总工会、安康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茶研究院)、安康市劳模工匠学院承办的2025年安康市第二期中级茶艺师培训班,在安康市公共实训基地正式开班。省园艺站、安康市总工会、农业农村局、农科院(陕茶研究院)、劳模工匠学院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对培训班的举办给予高度肯定,并对全体学员寄予厚望,勉励大家潜心学习,系统掌握茶文化与茶科技知识,努力成为有素养、有技能的新时代新茶人,为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期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市茶产业学(协)会、各县(区)茶企以及广大茶文化爱好者共计93名学员参加。在为期5天的密集培训中,主办方精心设置了涵盖理论、历史文化、技艺与前沿应用等内容的茶学科全域课程体系,特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泾阳茯茶研发中心、西安邮电大学、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安康市农科院(陕茶研究院)等单位的资深专家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既包括中国茶文化简史、陕西安康富硒茶发展历程、安康富硒茶概述、六大茶类概述、茶叶保健功效等理论基础,也涵盖了茶艺礼仪、茶叶感官审评、各类茶具冲泡实操和点茶技艺等实用技能,更创新性地引入了“AI工具在茶生活中的应用”等前沿内容,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培训期间,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讲授与实操指导引人入胜。梁子研究员纵论中国茶文化千年传承;孟阳硕士深入浅讲解陕西茶叶概况、安康富硒茶史与审评要点;刘运华所长剖析安康富硒茶特色与发展路径;倪正宇、雷力、王琳、刘衍宁等茶艺讲师分别展示了玻璃杯泡绿茶、抹茶点茶法和盖碗红茶冲泡等精湛技艺;江华副教授以生动的讲解提升学员职业素养;卫亚婧导师则带来了人工智能赋能茶产业的新视角。学员们系统学习了六大茶类知识,学会了10款中国名优茶叶的鉴别,品鉴了紫阳毛尖、安康白茶、果蜜红、安康茯茶等多种地方特色茶品。
本次培训特别注重创新与实践。雷力老师不仅深入讲解了斗茶历史,更是首次以安康富硒茶茶汤为原料精彩演绎了“茶百戏”,完美还原了唐宋点茶的风范。当安康富硒茶这杯传承千年的茶汤在油滴建盏中呈现出乳白色丰厚的沫浡时,雷力老师感动地说:“安康富硒茶不管从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来看,都是最适合点茶的原料!”学员们也纷纷跟着雷力老师用安康富硒茶茶汤进行了点茶实操,无不为家乡茶感到自豪。当卫老师给学员讲解如何高效利用AI工具进行短视频创作时,学员们纷纷表示内容太实用了,也惋惜课堂时间太短,希望能够多一些学习前沿科技的机会。
在结业茶会上,学员们通过歌曲、茶艺展示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气氛热烈。倪正宇老师不仅以潮州功夫茶冲泡方式精湛呈现安康果蜜红,更创新地将传统清饮与时尚调饮相融合,拓展了茶艺的表现形式。雷力老师编导的舞台剧《金州茶芽贡》,生动再现了大唐时期安康贡茶令帝王倾心的历史故事,赋予了茶文化传播新的活力。农科院院长晏筱波全程参加了结业茶会,对学员们的学习成绩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勇于攀登茶学科高峰,充实科学文化素养,做优秀的安康新时代新茶人。
培训结束后,符合报考条件的80名学员报名参加中级茶艺师考试。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颁发、国家人社部统一平台可查询的中级茶艺师资格证书。
此次培训是安康市相关部门为宣传推广安康富硒茶文化、提升茶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而举办的第三次大规模公益性社会培训。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创新性的课程设置,不仅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理论素养与实操技能,更培养了学员在传承中创新,于融合中发展的业务能力,一支富有活力的新时代安康新茶人队伍正在逐步建立和强大,必将为振兴安康茶科技、复兴茶文化、培育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助推安康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总访问量人次
技术支持:安康德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5-3616584 地址:安康市汉滨区恒口大道1号 邮编:725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5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