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本院新闻
安康市农科院魔芋科研团队首次完成白魔芋全基因组测序
作者: [段龙飞]  文章来源: [魔芋研究所]  点击数:[414]  更新时间:[2025-01-14]

近日,安康市农科院魔芋科研团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宝福副教授、安康学院沈川副教授,首次完成白魔芋全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和注释分析。

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最早由西南大学刘佩瑛教授于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是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河谷流域。白魔芋抗逆性较强,适应于海拔低、温度高且日照较强的生长环境。白魔芋品质好,葡甘聚糖含量高达60%(干基),被成为“魔芋贵族”。

本研究选用安康市农科院自主选育的白魔芋品种“安白芋1号”(从国内收集的白魔芋种质资源进行提纯复壮、优良单株、无性系扩繁育成的新品种,是我国首个选育保护的白魔芋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BseqPacbio HiFi以及Hi-C测序技术,最终获得了5.94 Gb白魔芋基因组,contig N50 = 5.61 Mbscaffold N50 = 467.26 Mb99.94%的序列被挂载到了13条染色体。此外,科研团队结合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了白绢病病原菌侵染白魔芋的分子机制,初步鉴定了与抗病相关基因及代谢产物,为白绢病的分子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白魔芋基因组信息的发布,为魔芋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为魔芋分子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信息。下一步,科研团队将基于多组学分析的数据,对相关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开发抗病分子标记,建立魔芋分子辅助育种体系,为魔芋抗病育种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602008)、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和安康市科学技术研发计划(AK2023-NY-07)等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