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新闻中心 > 本院新闻

本院新闻
十年回望: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发展成效
作者: [高海娜]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3324]  更新时间:[2022-08-26]

近十年来,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紧扣安康现代农业需求,围绕富硒农业主线,以新品种、新产品研究为主导,构建了主导产业关键技术、传统产业现代技术、新兴产业基础性技术的科研体系,建立了以农科院为依托,以县区科学试验站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了以科技培训为依托,以科研团队为支撑的技术培训推广体系;积极开拓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局面,推进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应用,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翻天覆地变化。

一、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近十年来,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获得中、省、市等各类科技项目立项83项,取得科技成果7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选育新品种18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8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4项,获得授权专利13项,制(修)定陕西省市地方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101篇,获奖论文40余篇。申报“安康猕猴桃”“安康魔芋”全国名特新优产品通过认证。

二、科学研究多点突破

围绕安康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确立了以富硒特色农业为主线,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为重点,开展了马铃薯、水稻、玉米等传统产业的现代技术研究,魔芋、茶叶、富硒农业等主导产业的关键技术研究,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基础技术研究。建立了16个学科体系及科研团队,集成陕南一年制魔芋高产栽培、夏秋茶高效综合利用、水稻轻简化直播、富硒香菇生产、山地猕猴桃栽培等技术,切实为安康富硒特色农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三、创新条件进一步改善。

1、不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院内副高以上职称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3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市突贡专家4人,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2人;受聘省级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16人,省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23人;受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次。受聘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专家10人;受聘其它专家14人次。另一方面,与中国茶叶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签定协议,引进5名专家分别担任我院科研导师,弥补我院领军人才缺位,加速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快速成长。

2、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安康市现代农科科技服务中心”;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安康农科星创天地”;农业部挂牌的“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组建了省现代魔芋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康市茶叶技术研究中心、安康市马铃薯研发中心、安康市魔芋创新联盟和安康市魔芋产业研究院、安康市区域经济与农业发展研究所等。

3、科研基础条件显著改善。

围绕科研设备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先后投资500万元,建成了硒检测、植物营养、微生物、食品加工、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和茶叶、食用菌、组织培养等中试实验室,并与安康市粮食局合作建设粮油检测中心,引进购置各种仪器、设备达300余台件,新建、扩建科研设施30余处,科研设施设备及条件能力建设大幅提升。

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1、加入多个学术组织

坚持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拓展交流合作,扎实开展国内科技合作。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学术组织21个,在15个组织中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等职务。主、承办丹江口水源涵养区安康富硒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研讨会、院地合作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安康乡村振兴大会等全国和区域性大中型行业研讨会议10余场、省内外同行交流学术活动20余场,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二届秦巴论坛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等作主题报告,在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学术交流会和农作物学会交流会中屡创佳绩,每届的论文选送和获奖数量均在成员单位中位居前列。

2、科技产品频频获奖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农科天香红茶在中茶杯第十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获得该赛事最高奖—特别金奖,是陕西省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产品;自主选育的魔芋新品种安魔128”和香菇新品种安香1获得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选送的猕猴桃农大金猕翠香安鑫等在全国和全市猕猴桃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果品奖。连续获得安康市第二、三届茶艺大赛获得第一、二名。

3、积极开展科技服务。

联合中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与紫阳县政府签订科技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六方协议,在紫阳县建立茶叶科研实验站3处;与汉阴县政府签订了猕猴桃科技服务合作协议,制定了汉阴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建设猕猴桃标准园1万亩;与安康学院联合对接13个涉农企业开展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参与恒口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规划等支持地方科技创新工作。围绕科研及三区人才服务需求,在全市建立科研试验基地、示范基地32个,开展农技员及高素质农民培训2000人次。

五、成果转化助推乡村振兴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有7个水稻、玉米等新品种繁育权在种子企业中获得转化应用;“安魔128”魔芋新品种快速向全国推广应用,是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魔芋新品种;“安香一号”香菇新品种在全市推广应用,为我市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兰花香型富硒绿茶、蜜香型红茶、魔芋凝胶食品保水等5项加工技术和魔芋、猕猴桃等4项专利成果,免费向企业授权使用,并积极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全市发展猕猴桃近5万亩;水稻轻简化直播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亩增效益300多元。此外还大面积推广示范马铃薯高产抗病品种配套丰产栽培技术、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中药材抗病高产种植等技术。与汉阴、紫阳县政府签订了猕猴桃、茶叶科技服务合作协议,帮助制定了汉阴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紫阳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解决企业难题30余项。探索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模式被科技部誉为星创天地的农科模式,向全国进行了介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