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食用野生菌注意事项
作者: [吴莹]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3115]  更新时间:[2012-08-07]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良好的地理、自然、生态环境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据调查,安康境内野生菌种类多达130种,每年6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温多雨的夏季,正是野生菌生长的旺季,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季节。野生菌虽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但如果误食有毒野生菌,对人体损害极大,严重会致人死亡。因此,食用野生菌一定要注意安全,谨防野生菌中毒。为避免中毒事件发生,食用野生菌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学会辨别有毒食用菌

辨别方法: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比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幸辣、恶臭及苦味。

3、变色试验。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会变黑色,遇葱会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放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菌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疙瘩、斑、沟裂、生泡、流浆,有异味,有菌环,菌托及呈奇形怪状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份,一定要慎食。

二、正确食用野生菌

1、购买或采摘野生菌时,不食用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

2、野生菌清洗干净后,可以先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大部分毒素可能会溶在水中。

3、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且不宜多食。

4、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有些野生菌虽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三、误食野生菌反应及处理措施

食用野生菌10分钟至72小时内,如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它不适者,要高度重视,进食者本人及同餐者不论有无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诊治。若交通不便一时无法去医院,应立即因地制宜进行自救,如催吐、导泻或灌肠等,并尽快送医院诊治。就诊时应携带吃剩的野生菌或新鲜的野生菌以供诊断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