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技术交流

技术交流
苦荞麦引种栽培试验初见成效
作者: [小杂粮课题]  文章来源: [小杂粮课题]  点击数:[1796]  更新时间:[2011-09-13]

安康市农科所近几年来,引进栽培小杂粮苦荞麦试验研究,初见成效。

一是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研究出适宜安康市栽培的苦荞麦品种。

通过苦荞麦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各苦荞新品种(系)及筛选的地方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产力,从中筛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黄酮含量高、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为安康市苦荞品种鉴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苦荞麦在安康市农家种产量是40-50公斤/亩,安康市农科所在今年干旱严重的情况下,最近春播品种比较试验最高产量达到114公斤/亩,产量翻了两番。

二是通过播期和密度二因子试验,初步研究出春播苦荞麦最佳播期、密度。

荞麦耐寒力弱,怕霜冻,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25时,植株的生育受到明显抑制。因此栽培荞麦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根据当地积温情况掌握适宜的播种期。同时苦荞麦单株产量低,密度也是限制产量高的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就安排不同播期、不同密度的二因子试验,此实验就是根据不同播期下的不同密度,产量性状表现情况,找出适合我区的最高产量的最佳播期和密度,解决苦荞麦在我区低产徘徊不前的现状。

三是春播苦荞麦栽培技术。

初步研究出春播苦荞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出:苦荞麦喜凉爽、怕霜冻,喜潮湿、怕干旱,喜干爽、怕水淹,喜瘦地、怕太肥等一系列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