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技术交流
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技术交流
摘 要:针对生产中种植水稻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一直低而不稳,种稻相对比其它作物要求技术强,如合理密植、氮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等,确保高产群体质量,病虫防治不及时,特提出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确保稻农增产又增收。
关键词: 水稻、栽培、确保、增产。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鉴于我国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基本国情。针对近年来水稻生产面临严重的劳动资源短缺,稻农数量不断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种稻耕作技术粗放,导致水稻单产一直低而不稳。实践证明,品种增产是基础,强化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水稻增产的有效途径。如品种选择、育秧技术、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施氮量及施肥方法、合理密植、搁田、病虫害防治等,缺其中一项对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本文就强化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是农业丰收的重要载体。经营品种数目多,但主栽品种不突出。选用优质、高产、广适、多抗新品种,必须是经过国家和本省审定和认定的品种,区域有陕西汉中、安康不同生态条件说明方可种植。
2.育秧
在陕南采用旱育和湿润薄膜育秧或温室两段育秧,育好秧、育壮秧。农谚说:“秧好一半谷,母肥儿壮”这对于培育单株带4蘖的标准壮秧意义深刻。
3.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在陕南依据茬口和不同生态区的变化,生育期长的品种宜早播4月1-5日,生育期短的品种4月5- 10日,确保八月上旬安全始穗,有利当地光温资源,发挥增产潜力,避免晚播导致水稻生产后期遭遇低温、阴雨造成减产。育秧田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每公顷施碳铵300kg、磷酸二铵和氯化钾各150kg作底肥,秧苗2-3叶时追施尿素60kg/hm2作断奶肥,4月下旬追施尿素75kg/hm2作促蘖肥,插秧前5-7d追施尿素60kg/hm2作送嫁肥。旱育秧应抓好床土培肥、调酸消毒、温湿度管理、立枯病防治、防虫灭草等关键环节,培育多蘖壮秧。一般秧龄40-50天左右。
4.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经试验和大田调查,采用大行窄株,川坝肥力高的田块以33.3cm×16.5cm、肥力差的田块33.3cm×13.3cm,每公顷18-22.5万穴,穴插2本谷粒苗;浅山丘陵区以33.3cm×13.2cm为宜,每公顷22.5万穴,穴插2本谷粒苗,平均带蘖3-4个,亩插基本苗可保证8-10万苗。
5.科学肥水运筹,提高群体质量
经栽培试验研究,三系杂交稻品种,每公顷施纯氮量肥力高的田块165kg,肥力差的田块180kg,即底肥、返青肥比例为6﹕4;两系杂交稻每公顷施纯氮肥力高的田块210kg,肥力差的田块225kg,即底肥、返青肥、穗肥为6﹕3﹕1,磷肥一次性做好底肥,钾肥搁田复水后一次施入,N.P.K比为1﹕0.3﹕0.3。水浆管理方面,宜采取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当田间总基本苗接近穗苗的80%时,适时分次搁田,搁田后复水至收获阶段除孕穗建立水层外,其余时间采用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到老,切不可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米质,应在收获前一周断水为宜。
6.杂草防治
水稻搁田后露地时间长而造成草害,同时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除草剂,同返青肥尿素拌匀一次施用,此时田间要保持水层,时间约5-7天,必要时辅助人工除草。
7.综合防治病虫,确保丰产丰收
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时做好病虫防治工作,特别注意二、三化螟和稻瘟病的防治。插秧后5-7天结合追肥,每公顷施3.6%杀虫双大粒剂30kg防治二化螟。7月上旬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破口期用20%三环唑1500g兑水600kg喷施防治穗颈稻瘟病。对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尽量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丰产增收。总访问量人次
技术支持:安康德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5-3616584 地址:安康市汉滨区恒口大道1号 邮编:725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5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