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学习园地
寒来暑往,花开花谢,转眼间我在农业战线上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这些年来,我时刻用心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体会着奋斗与拼搏;咀嚼着艰辛和辉煌;承载着责任和使命。我感激,是工作让我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是领导和同志的鼓励和肯定伴我一起成长;我快乐,因为我工作在一个团结、勤奋、顽强、进取的集体;我自豪,因为我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
雷锋,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和人民同甘共苦,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爱岗敬业的典型,60年代建所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以马铃薯专家蒲中荣,水稻专家李福江为代表的老专家团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安康农业的发展,把青春无悔地献给了安康这个贫困山区,在那个以粮为钢的年代为安康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勤朴、和谐、担当、奉献”的农业精神。
所领导为了安康农业和我所的发展,日夜操劳,积极探索,努力开拓,锐意改革,在近两年已逐步完成了常规领域向特色领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完成了人才队伍的优化,为了全体职工的办公条件改善,工资待遇问题更是绞尽脑汁,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我们,各科室也都有爱岗敬业的典型,他们紧紧围绕我所的中心工作,及时搞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他们没有辉煌的业迹,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保证了我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值得一提的是身处一线的同志们,他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被戏称为革命的老黄牛,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用汗水把论文写在了安康的大地上,他们是我所的中流砥柱,他们身上的点点滴滴,犹如一面面旗帜,感动着,激励着所有的人。
我们要向模范人物学习,弘扬农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对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务实创新的做好工作。
爱岗敬业就要坚持原则,热情服务,保护农业健康发展,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随时掌握农情动态,减少农户不必要的损失,想农户之所想,急农户之所急,坚持热情服务,做人民的“公朴”。就要清正廉洁,树立行业形象,公正严明,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杜绝作风粗暴。真正树立起我们农业人的形象,树立起我们农业人的社会地位。就要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符合时代要求的农业队伍,这支队伍应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精湛的业务技能;广博的社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质;必要的写作和计算机能力,这样才能担负起农业工作的神圣使命。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业工作是平凡的,没有迷人的彩霞,也没有灿烂的鲜花,而正是这平凡的岗位,衬托着神圣的使命,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为农业的发展,人民的身体健康充当忠实的卫士,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诗篇,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奉献。我们知道,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融入祖国的万园春色,我们的每一份光热都将注入农业发展的灿烂辉煌,“百尺竿头更奋进,扬帆鼓棹向蓬莱”,做为农业路线的一员,面对任重而道远的农业工作,必须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使我所不断发展壮大,让我们唱响“所兴我荣,所衰我耻”的主旋律,共筑“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农业梦!
最后,我用雷锋同志的一段话结束我的演讲: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总访问量人次
技术支持:安康德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915-3616584 地址:安康市汉滨区恒口大道1号 邮编:725021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5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