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参加2011年第十四届中国(宁夏)马铃薯大会的感想
作者: [郭邦利 ]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1761]  更新时间:[2011-11-27]

参加2011年第十四届中国(宁夏)马铃薯大会的感想

2011年的中国马铃薯大会于2011720在宁夏银川召开,有幸参会,感受颇深。

一、        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此次大会由宁夏自治区政府、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办公室、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大会的主题是“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向大会发了贺信,农业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朱保成,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国良,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刘旭,国际马铃薯中心理事会主席彼得.范德查格,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蒙古、朝鲜代表伯西米斯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金黎平,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蒋继明等国内外行业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此次大会共计有1200名号称马铃薯产业“领军人物”的国内外代表参会。

二、        “小土豆大产业”,马铃薯产业日益国际化。随着岁月的演进,马铃薯这个8000多年前源自安第斯山脉的作物,现已是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的国家。从马铃薯淀粉、粉条、薯片等初级产品到化工酒精、工业辅料等深加工产品,马铃薯实现了由一种形态到多种容颜的外貌变化,在荷兰马铃薯被称之为“食物谷”。此次共计有100余家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参加了马铃薯产业成果展示,在科技、品牌的带动下,以”土豆、洋芋”为乳名的马铃薯现正走出大山,改变妆容,以新的面容、新的产品形式出现在世界人们面前,实现了由“土豆豆”到“金豆豆”的蜕变。正如总理所言:小土豆,大产业。

三、        看看他人,照照自己,吾辈还努力。通过本次考察学习,除了我们在地方政策方面没有优势以外,我们在技术,观念,规模,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差距,面对日新月异地马铃薯产业,相对我们的不仅仅是“逆水行舟”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要面对淘汰出局的后果。相对于过去,尽管今天的我们已经很努力,但时不我待,吾辈还需努力、努力、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