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学习交流 >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试论秦巴山区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作者: [梁显有]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  点击数:[1984]  更新时间:[2011-03-25]

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也是陕西省一条极为重要的地理线,它横亘在祖国的中部。秦岭的名称大约起于秦汉时期,由于这里曾是秦国的属地,而这条山脉又是秦国的主要山脉,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秦岭。它西起嘉陵江,东与伏牛山相接,成自西向东走向,全长约800公里,其山势北陡南缓,群山毗连,峰峦重叠,河流源远流长。秦岭山地不仅森林茂密,拥有陕西最大的林区(面积达到700多万亩),而且还有许多山间平台和小盆地,这是秦岭山地中富庶的农业地区。

峰峦峻秀巴山山脉亦称大巴山,其得名于古代巴族和巴方国。巴山虽不及秦岭高峻,但亦与秦岭一样危峰如林,千崖万壑,森林茂密,道路崎岖险阻,是陕南与四川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巴山西起嘉陵江谷,东至湖北武当山。其山势成西北至东南走向,绵延约300公里,其山岭交错,重峦叠嶂,是汉中、安康盆地与四川盆地的分水岭。

秦巴山区有众多的小盆地和山间谷地相连接,其中以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汉阴盆地、商丹盆地和洛南盆地最为著称。汉川平原和安康盆地的月河川道,比起陕北和关中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阡陌交错,是陕南的主要产粮区。每当春暖花开,溪水初涨,渠堰塘库星罗棋布,茂林修竹环绕农舍,桃红柳绿,蝶飞燕舞,颇有一番江南水乡的情致。秦巴山区又是长江上游地区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 这里的水、热、林、草资源及土特产品、矿藏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南部的巴山山麓,群山毗连,丛峦叠嶂,河流源远流长;北部的秦岭余脉,山势和缓,谷宽坡平,溪水淙淙流淌。其间渠堰迂回,梯田环绕,它不仅是主要产粮地,也是多种经营最有潜力的地方。据专家调查确认,这里有种子植种三千余种,野生动物四百多种。尤为著称的是,陕南山川盛产蚕丝、苎麻、茶叶、生漆、桐油、棕片等数十种土特产品以及杜仲、天麻、麝香、五倍子等珍贵中药材,早已在清代中叶就饮誉长江,远销国内外。秦巴山区的地下宝藏也十分丰富,除金、银、铜、铁、硫等矿藏外,汞锑、铅锌等矿的藏量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它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矿藏区。此外,陕南的水能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合理。它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也预示着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面临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因而,它是一个有巨大潜在优势的待开发区。

据公开的(包括重庆、陕西、湖北和四省是地处秦巴山区的连片贫困区,包括有城口、巫溪、宁强、镇坪、郧县、竹山、万源、通江等23个区县级行政单位)统计资料,上述地区至2009年末总人口1326.5万人,贫困人口364万人。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03元,远低于全国和所属省、市平均水平。在秦巴山腹心区域有贫困村279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6%,贫困人口208.21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0.9%

上述贫困区域内基础设施差:区内仅有一个国家二级火车站,铁路里程仅8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一条,里程约120公里。这一区域处于重庆主城、西安、武汉的几何中心,境内矿藏丰富,水能风能发展潜力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整体开发。

该区域气候条件差、光照不足:该区因受地形影响, 气侯变化复杂,气温受海拔高度影响垂直变化明显。高海拔>1800, 冷湿、常年无夏, 年降水多, 无霜日190, 年均气温<10C0;中山区海拔9001600, 山高、谷深、土薄, 气候温和湿润, 无霜期在190d以上, 年均气温在120左右;低山区海拔500900, 气候温暧, 较湿润, 热量充足, 无霜日>240, 年均气温140左右;丘陵区海拔<500, 无霜日>250, 年均气温150左右, 降水不足, 常伴有夏秋阶段性干旱;河谷川道区, 土层厚, 土壤肥沃, 热量充沛, 灌排方便, 是秦巴山区精华所在。全区年日照16001800h, 复照率3642, 尤其是中高山区, 春秋多雾, 日照严不足。区域内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雷电、低温冻害等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辖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

耕地分散、坡度大:耕地分布海拔<600m的约占总耕地面积25%左右,600800m约占45,8001200m约占26, 1200m的占4%。在海拔6001200m范围内是该区域玉米主要生产区。耕地多以坡地为主, 坡度<60的耕地约占13,6250的占47, 25040%。其中海拔在900m以下的耕地坡度<60的约占12%,6250的占33,250的占24;海拔900m以上的耕地坡度<60的约占1,6250的占14,250的约占16%。

土层薄、土壤熟化程度低:由于秦内巴山区地形和气候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土层薄、粗骨性强。土层厚度<30㎝的约占15%,3050㎝的占17%,5080㎝的占23%,80100㎝占15%,>100㎝的约占30%。土层较厚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600m以下地区,70%的耕地分布海拔6001200m之间,土层相对较薄,坡陡,土地质量差。

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首先是要调整经济结构,综合性的协调发展。要统筹区域内重大问题,探讨完善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促进区域内、行业内的交流与沟通,携手共建广泛的合作渠道,努力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作发展的区域合作格局。同时,发展还要考虑主次之分、轻重缓急之别,要先易后难,发展规划要远近结合。远景规划—基础建设,环境改善,在交通、饮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阻碍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上,争取扩大力度、提高标准、整合资源。发挥秦巴山区生态资源,优化旅游线路,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网络,拓展旅游联合体组织的职能,构建区域旅游大市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切实保护区域内生态环境,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研究自然灾害联合监测和灾害性天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协议,坚持重大天气过程会商,建立重要气象信息、重大灾害情报通报制度和灾害防治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灾帮有灾,轻灾帮重灾精神,眼前则充分利用区域内气候、矿产及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大力发掘旅游资源。使致形成有机整体,整合区域人力、物力,共同应对各类灾害发生、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大力整合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资源,加强协作,优势互补,控制总量、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提高质量。加强安全稳定等社会管理的合作与交流,联手打造社会安定有序、政治稳定和谐的秦巴山区规划。

三是要保证粮食安全:在增加粮油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和增强防御、抗灾能力。对优良品种要引、育结合,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粮食安全问题对发展区域经济尤为重要。只有粮食有保障,才能有序增强区域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才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区域经济实力, 缩小与全国发达区的经济差距。

作者简介:梁显有(1954-, 高级农艺师, 陕西省“三五人才”, 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显有   影响秦巴山区玉米生产的主要 障碍因素与育种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10,4,5354.

2 郭焕忠等,    安康土壤,1989年西安地图出版社。

Email: lxy315.ok@163.com

办公电话:0915-3616584  

    机:15619150700